近期,陕煤信电公司燃料保障面临“高峰来煤+连续阴雨”双重挑战:日均进煤量破2万吨创同期新高,阴雨加大接卸难度,还严苛考验煤质检验准确性与设备稳定性。关键时刻,燃料质检中心以“汛情就是命令,保供就是责任”担当出击,全力推进接卸验收,以高效行动筑牢机组发电“燃料生命线”。
秉持“保供无小事”的理念,燃料质检中心第一时间召开应急保供会议,结合实际制定专项应对方案,从人员、设备、流程三方面织密保障网络。打破常规排班模式,创新实行“三班倒+应急补位”机制,14名工作人员全员在岗待命,24小时轮班值守采制一线。无论是凌晨大雨突袭,雨衣被雨水浸透仍穿梭在煤车之间;还是正午烈日暴晒,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仍专注核对信息,质检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他们踩着胶鞋、手持工具,仔细核对每一辆来煤车的信息,规范完成煤样采集,严格落实“随到、随检、随卸”要求,坚决杜绝因车辆积压导致的供应延误,用“人停机不停”的坚守,稳稳扛住了保供压力。
设备是采制化工作的“核心引擎”,阴雨天气下的设备防护与应急处置尤为关键。早在汛期来临前,燃料质检中心便提前对采制样设备、衡器、煤质化验仪器等核心设备开展全面“体检”,检查线路接口密封性、电机防潮性能,为露天设备加装防雨棚与防水罩,在关键部件涂抹防锈防潮剂,从源头降低雨水对设备的侵蚀。作业期间,采制人员更是坚持每小时巡查设备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故障隐患立即停机检修,确保设备“零带病运行”。
9月14日,3#采样机因煤泥卡在一级给料皮带上。若不及时修复,将直接影响来煤验收进度,进而影响燃料供应。检修人员苏玉华毫不犹豫,冒着瓢泼大雨钻进设备底部狭窄空间,徒手清理黏腻的淤泥、仔细调整输送带张力。雨水打湿了衣服,煤泥沾满了双手,他们却丝毫未停歇,最终仅用40分钟便让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以快速响应守住了保供 “设备防线”。
煤质检验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机组燃烧效率与安全生产。为应对雨水对煤质指标的干扰,燃料质检中心进一步细化检验流程,在每个环节严把“质量关”。采样员严格遵循“多点、分层”原则,在每辆车的不同位置采集3个子样,确保样本具有充分代表性;启用密封式缩分机,有效避免雨水导致的煤样水分流失或杂质掺杂;针对水分、灰分、发热量等关键指标,将检测频次从每批次1次增加至2次,同时采用马弗炉法与快速检测法交叉验证,彻底排除环境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9月1日至16日,陕煤信电公司燃料质检中心累计完成来煤接卸验收超25万吨,出具煤质检验报告120余份,准确率达100%,不仅保障了公司燃料库存始终维持在安全水平,更以精准的煤质数据为机组配煤掺烧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降低了发电成本。(李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