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先进风采
府谷能源新元公司:追梦路上的“破茧”青年--王子轩
发布时间:2025-11-07     作者:王文杰 王子轩     访问量:37    

在府谷能源新元公司的厂区里,错综复杂的电缆桥架如密网交织,变频器低沉的嗡鸣声似持续奏响的工业乐章。每当这时,总有一个灵巧的身影穿梭其间—他手持万用表,目光专注地精准测量;面对密密麻麻的图纸,他凝神思索,仿佛在解读设备的“生命密码”。他,就是电气检修班的王子轩。从四年前连电源盘都接不利索的“技术小白”,到如今能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的“数据游侠”,他用汗水浇灌成长,用坚持突破自我,而“2025年西部地区风电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这枚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为他的“破茧之路”刻下了最闪亮的印记。

071762479861612414.jpeg

“简单活”里藏责任:青涩学徒的起步之路

初到电气检修班时,王子轩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挑战。密如蛛网的线路缠绕交错,琳琅满目的元器件让人眼花缭乱,就连“接个电源盘”这样在老师傅看来稀松平常的活儿,他都手足无措,窘迫不已。“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大学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就像一张标注了方向的地图,可真正的路,得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走出来。”回忆起刚入职的那段日子,王子轩的语气里满是感慨。

但这份窘迫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骨子里的韧劲。他把“不会”当作成长的阶梯,把每一位班长都视作行走的“武功秘籍”。从认识最简单的接触器、继电器开始,他认真记录下每个元器件的外观特征和功能用途;为了掌握各类备品备件的使用要领,他反复琢磨、动手实操,直到熟练掌握为止。跟着老师傅对照图纸爬桥架、查回路时,他寸步不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把老师傅的经验之谈一字不落地记在笔记本上。

那段时间,王子轩的工具包里永远装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设备的“脾性”—有的设备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故障,有的设备需要定期清理灰尘才能稳定运行;还有各种故障处理的“药方”—遇到线路短路该如何排查,碰到元器件损坏该怎么更换。在他看来,这些看似简单的记录,都是未来从容应对工作的“底气”。

071762479915841059.jpeg

“笨功夫”中练本领:实战打磨的进阶之旅

如果说理论学习和日常积累是基础,那实战就是锤炼本领的“熔炉”。随着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王子轩在实战中不断成长,逐渐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从容。

在电石炉卷扬机降本增效技改项目中,他第一次尝试将图纸上的线条转化为实际的节能成果。为了找到最优的技改方案,他反复研究设备参数,对比不同的技术路线,常常在现场待到深夜。经过无数次的调试和改进,项目最终顺利完成,卷扬机的能耗大幅降低,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王子轩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在电石厂照明系统改造项目中,“经济性”成为了关键目标。他走遍了电石厂的每个角落,记录下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和现有照明设备的运行情况。之后,他查阅大量资料,对比多种照明产品的性价比,反复测算方案的成本和节能效果,最终用最经济的投入,实现了厂区照明亮度的最优提升,既满足了生产需求,又为公司节省了开支。

随着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复杂,王子轩的能力边界也在不断拓展。在电石炉变压器分接开关大修现场,面对内部精密的机械结构和复杂的绝缘系统,他学会了在“胆大”推进工作的同时,保持“心细”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故障隐患;在石灰窑高温风机变频器改造项目中,他穿梭于新旧系统之间,一点点理清从强电到弱电的控制逻辑,成功实现了新旧系统的平稳过渡。

从紧张到从容:跨界突破的“破茧”时刻

当在电石厂的检修技能日渐纯熟时,王子轩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新能源领域。花马池光伏电站的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徐庄风电场的白色风机在风中缓缓转动,这些全新的设备和场景,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背着沉重的试验设备,他穿梭在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各个角落。从高压预防性试验到保护装置校验,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以往单一设备的检修思维,在新能源领域已经不再适用,他开始学会用系统性的眼光审视整个电力链路的健康状态,思考如何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提前预判设备故障,保障风光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在这片新的疆域里,他用专业的数据为风光设备“把脉问诊”,也完成了从传统电气检修到新能源电力维护的跨界突破。

如今,再看王子轩的成长轨迹:从“技术小白”到“风电技能获奖者”,他用四年时间证明了“平凡岗位也能创造不凡”。“2025年西部地区风电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这枚荣誉,就像一颗启明星,不仅照亮了他的追梦路,更激励着身边更多人—只要肯扎根、敢突破,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破茧成蝶”。

未来,王子轩依然会带着这份初心,穿梭在厂区的电缆桥架与旷野的风电场之间。他说:“万用表是我的‘笔’,设备是我的‘纸’,我想继续写好属于自己的检修故事,也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守好每一道‘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