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煤运电1号机组A修工作紧张推进的第23天,电气专业检修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不仅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检修任务,更是一次向传统工作模式发起挑战的创新实践。在这场攻坚战中,电气点检长于守彪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带领电气班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营型检修”新路径。
在过去,诸如感应耐压试验等专业项目常依赖外委完成,不仅流程复杂、周期较长,还需支付可观的招标费用。于守彪敏锐地意识到本次A修为自主实践提供了宝贵窗口:“我们虽然暂时没有感应耐压仪,但可以借此A修机会,借用外委队伍的仪器,自己动手完成试验!”。这个充满智慧的提议,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部分设备试验依赖外委的固有模式,更开辟了降本增效的新途径。

在于守彪的积极推动和亲身带领下,电气专业果断转变“等靠外委”的传统作业思维,利用夜间间隙,借用外委试验单位的设备,主动开展了多项计划外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截至目前,团队已独立完成了紧急备用变电压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以及6台真空断路器的各项电气预防性试验。每一组精准的试验数据,不仅验证了设备的可靠运行,更彰显了团队的专业实力。这项创新举措在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直接节约试验成本9万余元。
事实上,这种“经营型检修”的理念早已融入电气专业的日常工作中。今年以来,在于守彪的带动下,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持续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已成功修复包括多台变频器、电除尘高频电源控制板在内的11台关键设备,累计为陕煤运电节约新设备采购成本约37万元。这些数字背后,凝聚的是团队对“降本、提质、增效、保质”四种经营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践行。

此次陕煤运电A修工作中,于守彪在推进检修任务的基础上,成功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营型检修”新模式。该模式将设备维护与成本管控深度结合,为提升检修效益树立了新标杆。陕煤运电将持续完善并大力推广这一做法,拧紧“成本阀”、打通“效益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张国辉)

OA系统
企业邮箱
稿件采编
电力讲堂
党支部E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