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气动电磁阀堪称各类阀门精准调控的“神经中枢”,其稳定运行直接关乎整个机组的安全与效率,在关键流程控制、精准调节及安全防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当前,陕煤电力运城有限公司部分设备所用电磁阀受管路长期运行老化、高温高压环境持续侵蚀等因素影响,导致电磁阀连接处松脱漏气问题严重,这成为制约系统稳定性的突出隐患。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公司热工班组成立专项小组,以技术革新为引擎、科学管理为支撑,全面开展厂区气动电磁阀排查优化工作,借助科技手段为设备安全运行筑牢防线。
科技研判:精准定位根源,锚定优化路径
专项小组通过数据分析与技术复盘,从材料科学与结构工程双维度切入,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材料升级:将传统碳素钢管道替换为兼具耐腐蚀性与耐高温高压特性的新型气源管,这类管材能有效抵御环境介质侵蚀,使用寿命较传统管材提升3倍以上,从材质源头降低漏气风险。
结构优化:基于连接技术原理,简化气源管连接结构。通过一体化成型设计减少连接件使用,依托精密加工保障接口公差精度,使漏气概率显著降低60%以上,从结构层面大幅提升系统密封性。
重点攻坚:科技手段破解关键隐患
PCV阀作为锅炉压力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其配套气动电磁阀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机组压力调控安全。针对近期该区域电磁阀漏气引发的异常,专项小组应用新技术方案高效处置:
采用模块化切除技术改造旧有气源管道,同步更换新型电磁阀;
引入快速连接接头技术,凭借精密锁止结构与密封环设计,使连接耗时缩短至传统方式的1/5,连接强度提升50%,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在机组抽气逆止门区域,排查发现气源过滤装置老化存在松脱风险,可能引发阀门误动。专项小组对老化装置逐一更换,保障阀门安全可靠。
智能升级:布局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智能化分析检修数据,专项小组发现部分气动电磁阀因结构老化导致性能衰减,实现早发现,早处理。下一步,小组将持续深化新技术研究,推进设备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工厂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相信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的落地应用,不断提升厂区气动电磁阀系统的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