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是集团公司“协同增效年”,也是陕煤石门发电公司一二三期融合发展的关键一年。作为燃运检修的一员,承担着输煤皮带机、翻车机、斗轮机等关键设备的维护工作。在电量电价下滑、煤价优势不再明显的行业形势下,如何把集团公司“四种经营理念”落实到日常检修中,通过“协同增效”挖掘潜力,是每一位燃运检修人员都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紧日子”里精打细算,精细检修出效益
在燃运检修工作中,过“紧日子”不是简单地减少支出,而是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日常检修时,燃运检修人员会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历史故障数据,制定不同的检修计划。对于皮带托辊、滚筒轴承这些容易损坏的部件,增加检查频率,既避免过度检修浪费资源,也防止因检修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同时,格外关注皮带跑偏、滚筒磨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借助红外热像仪、振动检测仪等设备,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防止小问题酿成大故障,造成输煤中断和经济损失。此外,还建立了废旧物资台账,对换下来的托辊、电机等设备进行修复再利用,让“废品”重新发挥价值,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用“赚钱思维”安排检修,预防维护降本增效
设备检修不只是花钱的事,更是一种能带来收益的“投资”。燃运检修班以“赚钱”的思路来规划检修投入,确保每一笔钱都能产生最大效益。
针对翻车机、斗轮机等核心设备,实行“特护”管理,增加检查的次数和精度;对于辅助设备,则根据运行状态灵活安排检修,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时间。在日常巡检中,一旦发现皮带接头开裂、驱动装置异响等问题,立刻组织处理,避免设备突然停机影响燃煤供应,保障机组发电效益。还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设备效率,比如优化皮带机驱动方式、加装智能纠偏装置,降低设备电耗和磨损,从长远来看节省了运行成本。
放下“甲方”架子,主动协同促发展
燃运检修工作不是孤立的,和运行、燃料管理等部门都密切相关。燃运检修班转变思路,以“乙方”的服务态度,主动和其他部门合作。
和运行部门配合时,每次设备消缺前,都会提前沟通,商量调整上煤方式,尽量减少检修对生产的影响;在实施技改项目前,也会充分听取运行人员的意见,确保方案切实可行。和燃料管理部门联动,根据煤质变化提前预判设备磨损情况,及时调整检修重点,防止因煤质问题导致皮带撕裂等故障。同时还和维护团队建立了联合巡检机制,共享设备运行数据,发现问题能更快处理,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跳出“被动消缺”,主动创造检修价值
过去,检修工作往往是等设备出问题了再去解决。现在,燃运检修班用“营销思维”开展工作,主动挖掘检修的价值。
通过智能巡检系统,燃运检修人员积累了大量设备运行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能发现故障发生的规律,为管理层优化燃运系统提供参考建议。燃运检修班和集团内其他兄弟单位对比皮带机故障率、翻车机接卸效率等指标,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改进自身工作。此外,积极尝试新技术,比如用无人机巡检栈桥、通过 AI 识别皮带损伤,推动检修工作向智能化转变,既能降低人工成本,又能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在燃运检修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四种经营理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巡检、每一次消缺、每一项技改工作中的实际行动。下一步,该公司燃运检修班将会继续用“紧日子”思维控制成本,以“赚钱思维”推动创新,用“乙方思维”加强协同,以“营销思维”拓展价值,在“协同增效”中为该公司一二三期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刘丽)